2)第217章 上海行之六:见到久别的师父_起底观心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果然有个狭长的小阳台,摆了两把沙发,沙发中间放着一个小茶几。

  这与海阔天空的悠然居相比,简直叫蜗居。

  师父站在窗前,指着外面,问我:“是不是很空旷?”

  我心想——这叫空旷吗?只不过是对面的楼隔得远一点而已——我立即接腔:“登高望远,心旷神怡。”

  “坐吧。我和你师母,常常坐在这儿,回忆人生往事。”

  这句话让我没法接过话头。

  回忆人生往事,只能平添辛酸。难道一生好胜要强的师父,已经向现实低头?坐在这儿也已满足?

  前面那片稍稍空旷的视野,被他视为一种幸福?坐在这无人打扰的小阁层,两位老人聊聊过去,也是一种享受?

  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:“我现在有点信命。”

  我吃了一惊,忍不住问道:“难道您以前不信?”

  “我学了一点,不精,所以我不教你算命。我三十岁时,有位算命先生给我算过一次,说我晚年有一劫。

  所以,你师母就吃素,天天敬菩萨,祈祷菩萨保佑我。我也尽量做些好事,但还是逃不过。”

  我安慰道:“这不是您有一劫,而是大哥有一劫。”

  “一样,一样。”

  我本来想提上次那本《弘原大师》的新书,以及正拍摄的《道长下山》,对他的复出是一次帮助。

  不料,师父接下来一句话,让我觉得如惊雷在头顶上炸开。

  “山红,在青龙寺住寺,我是安慰你的,事实上,我在这儿什么都没干。

  就是散散步,养养身体。大上海这种地方,早已进入了一个资本操作时代。

  一个人想成名,除了极少数人,大多是资本操作出来的结果。如果我想在这儿立脚,就要与这里的同行斗争,不斗争出不了头。

  而斗争呢,不知有多少方丈、住持、大师、高僧,每个人后面都有一股强大的势力。

  最后,他感叹道:“山红,你师父老了啊,老了!”

  是的,师父说得一点不错,在这样一个熙熙攘攘的大都市,没有人来静心听你说过去的辉煌。文明的面孔下,都是一颗冷漠的心。

  不冷漠不行,每个人都是急匆匆地赶路,都在向他本阶层之上的圈子拼命地挤。谁会停下来听你诉说,搭你一手?

  何况,你从一个小城市而来,即使曾经知名,也是小地方的知名人物,放在大上海,等于一个秀才进京,上个厕所都能碰上各省进京会考的举人。

  和一个老人再谈什么奋斗,上进,等于放屁。事实上,连陈总到了上海,也没人请他吃饭,除了他的儿子。

  他那几块钱,在这儿算什么呢?我原以为他会住什么总统套间,结果也只住个单间而已。

  陈总跟我开过玩笑,说山红啊,千万别在上海乱花钱,我们不搞“贫帮富”。

  陈总如此,师父有什么办法,他在这儿,就等于一条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