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070章 入宫劝谏_我在大明观天象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是在向瓦剌低头认错,对朝廷的信任会进一步降低。

  不管哪种,都对即将到来的京师保卫战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。

  高穀和苗衷轮番劝说,郕王朱祁玉一直沉默不语。

  陈循心思活泛,见朱祁玉始终不肯表态,已经大致猜到了他的想法,便问道:“殿下,您是不是有什么顾虑?”

  “还是陈阁老懂我。”

  朱祁玉轻叹一声,满脸苦涩。

  另外两位大学生一怔,随即反应过来,朱祁玉一言不发,不是他心中没有想法,而是不便开口。

  要知道,如今被瓦剌人抓走的是当今皇帝,也是朱祁玉的兄长。

  和亲之事,就是为了让瓦剌退兵,将皇帝换回来。

  此时朱祁玉是监国,总代国政,如果他表态拒绝和亲,首先太后那边就要怀疑他是想谋夺皇位,才不想将皇帝换回来。

  阴谋论,无论在何时,都有很大市场。

  要真激起议论,他这监国就会被架在火上烤,为了避嫌,他也只得辞了这个差事。

  陈循想了想,拱手道:“既然郕王不方便出面否决,那不如由我三人去求见太后,劝说太后熄了和亲的念头。”

  高穀和苗衷纷纷侧目,满脸惊讶的看着陈循。

  对于这种敏感的事,陈循向来不会轻易表态,每当遇到大事,他会先保持中立,再慎重决定如何去做。

  比如前几天的南迁之议。

  陈循作为阁臣,在百官激烈辩论时,他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,完全是中立态度。

  直到两派分出高下,他才站出来和稀泥,还顺带帮了同为翰林官的徐珵一把,足以看出他的圆滑。

  现在遇到比南迁更加敏感的事情,陈循却一反常态,冒着得罪太后的风险,带另外两位阁臣去劝说,实在让高穀他们不解。

  其实,陈循表现的这么积极,是因为他是在为将来谋划。

  南迁之议时,陈循不表态,是因为局势并不明朗,若是站错队,不利于将来。

  但现在不同以往,随着朝廷各项政令下达,京师局面已经趋于稳定,众志成城之下,守住京师不难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陈循自然要为将来做考虑。

  在土木堡一战中,内阁首辅曹鼐和阁臣张益殉国,如今内阁中只剩下陈循三人。

  而这首辅之位肯定不会空悬太久,陈循心中自然想更进一步。

  不过,他做首辅有点难度。

  因为阁臣苗衷比他年长,高穀在朝中的人缘又比他好,若是表现的不够亮眼,恐怕这首辅会落到谁头上,还是个未知数。

  所以,陈循才会在反对和亲之事上表现的如此积极。

  因为朝臣和百姓们对和亲持反对意见的占大多数,只要自己抓住这个机会,对瓦剌表现的足够强势,不愁没人支持他!

  离开郕王府后,陈循上轿之前,突然想起一事,问高穀道:

  “高阁老,先前那本钦天监世业生写的反对和亲的建言很不错,不知你还记不记得?”

  陈循说的建言书,是高穀给他和苗衷看的,当时高穀念了一遍,让陈循两人也赞不绝口。

  这才过了一天,高穀自然还记得。

  听陈循这么问,高穀问道:“陈阁老是想拿这个做文章?”

  “不错,虽说我等有诸多不能和亲的借口,但太后也有不得不和亲的理由,恐怕咱们要做好打口水仗的准备,而这份建言书理由充分,其中几句很有感染力,让百官们照着这个思路写,肯定不同凡响!”

  陈循认真嘱咐道。

  高穀是老实人,当即点头道:“陈阁老放心,我回头就誊抄一份薛姓世业生的建言书,广而告之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