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80章 风流债_我在大明观天象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遍了,为娘岂能不知?”

  吴氏微笑道:“以为娘所想,他立下这么多功劳,又因身份和年龄限制,吾儿又无法向其他官员一样施恩,所以心中才会如此忧虑,对也不对?”

  “确如母后所言。”

  朱祁玉苦笑道:“那薛瑞如今才十四岁,土木堡以来立下的军功就足以封侯,其他大大小小的功劳,就算让他做个四五品官都没问题,可难就难在,太祖定下规矩,命钦天监官生不得转迁他职,而钦天监监正才正五品,总不能直接拔擢他为监正吧?”

  “这倒也是,以十四岁之龄执掌一部,这恐怕是国朝近百年来未有之事,吾儿要是开此先例,恐怕朝野上下都不会答应,再者,封爵也不符合祖宗定下的规矩,若不然,将他的功劳记下,等日后再酬其功?”吴氏说出了自己想法。

  “这恐怕不妥。”

  朱祁玉略一思考,还是摇头道:“如今薛瑞之功,恐怕朝野上下都知道,若儿臣不予以重赏,非但会寒了有功之士的心,更会让天下人以为儿臣刻薄寡恩,非明君之相。”

  吴氏闻言,一时也没有好主意,便让人传膳,先让儿子填饱肚子再说。

  吃过午膳,吴氏亲自冲泡了一盏清茶,递到朱祁玉手中。

  朱祁玉想这事,端着茶杯在鼻尖轻嗅。

  嗅着嗅着,朱祁玉的注意力被盏中茶水吸引。

  “母后,这莫非是六安瓜片?”

  朱祁玉抿了一口茶水,略有些好奇的问道。

  吴氏点点头,笑道:“不错,这正是极品六安瓜片,宫外敬献的。”

  “宫外?”

  迎着窗外照射进来的日光,朱祁玉晃荡着盏中茶汤,发现这茶水清冽,闻起来带着一股清香,确实是极品的六安瓜片。

  不过,这六安瓜片产量极少,只有在清明节前后才会由安徽地方官进贡,专供皇帝和太后、皇后所用。

  到这寒冬时节,宫中的六安瓜片几乎消耗殆尽,剩下的少许以因保存条件有限,变成了失去原本味道的陈茶。

  可吴氏刚冲破的这一杯,茶味浓而不苦,香而不涩,茶汤清冽澄澈,漂浮的茶叶新嫩鲜活,和刚采摘制成时的性状一般无二。

  这让朱祁玉不禁有些惊讶,下意识问道:“娘,这天寒地冻的,难道还有新茶产出不成?”

  “吾儿想差了,这茶也是清明时炒制的,只不过有人用了特殊的保存方法,才能避免这茶变味。”吴氏解释道。

  “这人还真是奇才,娘且说说他姓甚名谁,家住何处,儿臣稍后就让兴安去讨了这秘方,以后地方敬献的贡茶,便不担心无法保存了。”

  朱祁玉不禁高兴道。

  吴氏犹豫道:“这恐怕有些不妥……”

  “这有何不妥,大不了儿臣厚赐于他,想必那人也是愿意的。”

  朱祁玉不以为意道。

  可等了半天,吴氏却没有开口,朱祁玉意识到其中有些问题,好奇道:“母后在想什么?”

  迎着儿子探寻的目光,吴氏幽幽道:“罢了,罢了,有些事情也该让你知道了。”

  说完,便起身走到墙边的柜子处,从中取出一封信来。

  接过母亲手中的信,朱祁玉一目十行看去。

  这信里只说了两件事,一件就是敬献六安瓜片之事,另一件,是关于一女子婚配之事。

  “母后,这女子究竟是谁,她家要嫁女,为何求您做主?”

  朱祁玉满头雾水,越看越觉得奇怪。

  “唉……”

  吴氏轻叹一声,哀怨道:“还不是你父皇欠下的风流债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