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77章 铤而走险_我在大明观天象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良乡瓦剌离长城远,很难发现这支援军的存在,这就为伏击垫定了有利条件。

  只等瓦剌部撤离,杨洪和焦礼两部六万人便可一战而定!

  想法非常好,但是薛瑞却没那么乐观,他抬头看向于谦,问道:“于公,若是也先不打算从紫荆关撤离呢?”

  “也先不从紫荆关撤军,还能从什么地方?”

  于谦略有些诧异,目光在紫荆关一线来回扫视,却没有发现任何能供三万大军撤离的出口。

  薛瑞按照心中推断,将手指在舆图某处,提示道:“于公,您觉得也先会不会铤而走险,突然进军居庸关,配合关外虏贼,里应外合拿下这处关口?”

  于谦皱眉道:“虏贼要北上距离可不近,恐怕军中所剩粮草最多能撑到半路,而且,居庸关乃是天下第一雄关,无论内外,地势都很险峻,关城高大坚固,就算从关内进攻,恐怕也很难取胜,也先就不怕在关下受挫,又被我京师援军截断退路,失了从紫荆关撤离的最佳时机?”

  “要不怎么说是铤而走险呢,就连您都觉得虏贼不会北上攻打居庸关,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咱们出其不意的呢?而且,也先连续休整多日一直按兵不动,很有可能就是在等关外虏贼配合,一旦虏贼拿下居庸关,则我中原大地便可进退自如,而且,居庸关内外的数州之地,皆成虏贼就粮之地,届时,恐怕朝廷很难将瓦剌那五六万人赶出关外……”

  薛瑞神色凝重道。

  “这,这……”

  于谦表情越来越难看,他已经意识到,也先之所以没有南下劫掠霸州等地,为从撤离紫荆关筹集粮草,恐怕十有八九是在打居庸关的主意,如果薛瑞不提醒他,说不定还真会让也先打居庸关守军一个措手不及,万一居庸关失守,后果不堪设想!

  当然,这只是假设,在虏贼没有暴露出足够的意图时,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也先会按他们心中所想的去做。

  “你依你之见,现在该如何做?”

  于谦心中已经有了想法,不过还是想听听薛瑞的意见。

  “按学生的想法,不妨采用个折中之策。”

  “你想调杨洪或焦礼部北上?”

  于谦不由露出赞许之色,他知道薛瑞脑子灵光,可在这么短时间就权衡利弊,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,实在难能可贵。

  薛瑞笑道:“既然于公都想到了,何须再问我。”

  “呵呵。”

  于谦笑了笑,不由叹道:“如今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,如果调其中一部北上防御,也先断无拿下居庸关的机会,这样咱们就占了先机,无论虏贼如何做,咱们都能拖垮他们。

  就算咱们想差了,虏贼真要从紫荆关撤军,大不了咱们拱手相送,放他们平安离去,只要我京畿百姓免遭屠戮,也算是一件好事,这样才是最稳妥的办法。”

  “正是这个道理。”

  薛瑞也点头附和一句。

  不过,他心中却在暗叹,要是在洪武或者永乐年间,最不济宣德年间,有三万明军驻守黄儿庄,也先想从紫荆关安然撤离,怕是在痴人说梦。

  不将这些虏贼打个落花流水,朝廷养这三万大军都算是浪费粮饷!

  很可惜,现在是正统年间,还是折损了京师二十万精锐的前提下,黄儿庄留下的那三万明军,能给虏贼一些压力,迫使其尽快出关,不要沿途祸害百姓,已经算他们尽忠职守了。

  关于军队调动,于谦还要和兵部其他官员以及石亨等军中将领共同商议,薛瑞刚得了皇帝青睐,又出了被歹人截杀的事,不想让人看这个笑话,便和于谦告辞,火速离开了兵部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hwcp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